(接《》前文)
其次,让我们跳出传统思路思考问题。电脑真的只能是我们的敌人、对手吗?我觉得不是。电脑除了可以玩游戏,同时也是一种工具,在如今的信息时代,让孩子完全离开这种工具,等于是让他输在起跑线上,等到孩子上大学的时候,你就会发现他在这方面落后很多。基于此,我们要把电脑作为工具的一面更多展现给孩子,特别是,要把电脑作为工具能够带来的便利和快乐展示出来,让孩子了解到电脑里还有更多有趣的东西,还有和游戏一样好玩的东西。比如,可以把、等工具软件尽早教给孩子,让孩子探索图片、文本、超链接等对象编辑的乐趣;给孩子设计一些难度递增的任务,让他们利用电脑来完成。
一旦孩子的眼界打开了,他就不会总是沉迷游戏——当然有时还是要沉迷的,但不会总沉迷,而且眼界越是开阔,沉迷的可能性就越小。父母在电脑上完成的工作,为什么不可以分派一些给孩子呢?如果是这样,岂不是既教会了孩子使用技能、又让他们了解了父母的不易?
不少朋友可能要说了手机上玩电脑游戏的软件,我自己电脑玩得都不怎么行,还怎么教孩子?对啊,这也许就是症结所在:我们自己对电脑不了解、不熟悉,就不知道怎么引导孩子和电脑良好地相处,从而不可避免地视电脑和游戏为洪水猛兽了。
前文有一个词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注意到,“玩伴”,这个词非常重要。电脑这种东西,只有在没有任何现实学习、生活负担的情况下作为一个“玩伴”出现,才是“无限欢乐”的,如果作为一种工具,一种完成现实生活、学习任务的工具出现,那么它的欢乐就没有那么多了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玩电脑游戏很起劲,要学键盘打字就不那么带劲的原因。
如上所述,家长只要能够耐心地向孩子展示电脑的方方面面,让孩子全面了解电脑的功用,就能逐渐开阔孩子的电脑视野,淡化孩子对游戏的沉迷。当然,这个过程会是漫长的,最需要的就是家长的耐心和善于引导,所以还是那句话:培养孩子,就是培养自己,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自己要对电脑更加精通,还要钻研如何跟孩子沟通,揣摩孩子的心理需求,如果都做好了,那家长也就是半个专家了。
即便是游戏本身,也不见得都不好。事实上,单机游戏大部分是没有什么大的危害的,因为这种游戏上瘾的可能性不大,或者说,不难控制游戏时间和升级欲望。很难想象一个孩子玩“扫雷”什么的也会上瘾。在网络游戏中,的确有不少只顾挣钱、不顾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无良游戏,这需要我们去仔细鉴别。
游戏制作者创作游戏,主要目的当然是利益,这是正当的,也是应该得到理解的。不过所谓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”,通过游戏向玩家获取利益也是有讲究的。如今是网络游戏的时代,单机游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了,所以这里只说联网游戏的鉴别。游戏赚钱,要么通过延长游戏时间,要么通过道具收费,目前还没有见到第三种商业模式的大规模推开。从这两点出发,如果一款游戏总是需要挂机——指定时间在线、游戏时间超过多少小时,那么它多半不是什么好游戏;如果一款游戏不花钱就无法进行下去,面对花钱多的对手毫无还手之力,只能不停逃命,那这款游戏基本上也不是什么好东西。
如果孩子遇到的游戏是上述这种,一定要坚决制止,要告诉孩子,这是不安好心的游戏,是无底洞,说服孩子放弃,同时提供一个发泄精力的通道给孩子,比如优秀的单机游戏或网络游戏(虽然优秀的网络游戏实在是少之又少),甚至陪孩子打打游戏,以此释放孩子不能玩网络游戏郁积起来的怨气。
另一方面,不少构思宏大、制作精良的游戏,特别是单机游戏,不但不会害孩子,而且能够帮孩子丰富知识,比如《帝国时代》系列、《大航海》系列,《三国志》系列,《骑马与砍杀》系列等,——这个清单朋友们还可以开得更长、更丰富,——那里凝聚的历史、文化、科技知识往往能给孩子一定的提高,如果家长能陪孩子一起玩,还能在讨论中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智力倾向,并向孩子传达“我连游戏都陪你玩了,还不够爱你吗”这样的信息,进一步密切亲子关系。从这个角度说,只要利用得好,游戏不但不会破坏亲子关系,而且能够成为密切亲子关系的有力工具。
有朋友看到这里会说,我哪有时间陪孩子玩游戏?还是那句话,这又是一个抉择和取舍的问题,孩子成长就这一次,有什么做不到的呢?另外,你真的一点也不玩游戏?如果玩的话,为什么不和孩子一起玩呢?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最后,让我们再从技术层面谈几点细节,看看哪些地方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。
第一是,我们要了解孩子在游戏玩家的路上已经进化到什么阶段了。有一个很好的问题:电脑、手机、平板电脑上总共装了多少个游戏?在海马助手、拇指玩、PP助手、游民星空、3dm这些应用、网站上花了多少时间了?
基本上,孩子玩游戏,主要会经过这样几个阶段:
1、看别人玩,纯羡慕——这个阶段可以忽略不计;2、用家长装在电脑上的游戏直接开玩,自己不会装,或者到同学、朋友家玩现有的游戏——这是开始阶段;3、开始自己装游戏,手机、平板上是用应用商店(等),电脑上用Steam、等,或者玩网页游戏——这是发展阶段;4、开始涉及专业的游戏平台,比如问题中所提到的海马助手、PP助手、拇指玩、游民星空、3dm、51pk等App或网站,下载那里破解好的游戏——这是中级阶段;5、开始自己动手寻找破解补丁、序列号、激活码,下载大型游戏——动辄几十个G的东西,反复倒腾——这是中高级阶段。
第二是,很多家长朋友反映,孩子玩游戏,最恼人的事莫过于“到时间了他还不下来,非得我催”。
诸君!电脑游戏的特点是分任务、要升级,许多游戏一个任务完不成就结束的话,下次就得从头再来。这种情况下,孩子拼了命也要在下电脑之前完成任务,不然这一次的游戏时间基本上就白费了。了解了这一点,我们大人不妨大度一点,跟孩子说清楚:比如约定40分钟,那么最后一个任务如果还需要5分钟,那就完成之后再下来,如果需要10分钟,那这次就算了,下次再说。从我的实践经验来看,孩子对这一点是能够接受的——能多玩5分钟谁不干?!关键是,大人要沉住气,等到孩子自己下来。第一次自己下来以后一定要表扬,好,自己下来了!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下机是给大人带来开心、给自己带来赞赏的好事情。
我们要明白,玩游戏本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,家长如果老师火烧火燎地催促手机上玩电脑游戏的软件,这其实是很烦人的。谁也不爱被别人像催命一样催促,是不是。我们要克制自己。再说,我们耐心克制住自己了,没有去烦扰孩子,如果他多次管理不了自己,我们说他,也才有底气。
很多朋友要叫了:说得好听,那他要是一直不下来呢?这里就有两个层面的问题:一,难道你就不能一直等?我不相信孩子真的那么无赖!二,孩子会这么不守信用,这说明平时大人对他也不怎么守信用——孩子是一面镜子,照出的是大人的行为。要让孩子准时下机,一要跟孩子守信,这样他才会跟你守信用,二要充分宽容,在这个过程中表达对孩子的爱——你瞧,我愿意一直等你玩够、玩开心再下机,密切亲子关系,并逐渐培养孩子自主下机的好习惯。
孩子不愿意下机,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,就是不少家长朋友孩子一下机就开始婆婆妈妈说孩子玩电脑太多,影响学习,“看你将来考不上大学怎么办”。这种不必要的抱怨一定要想办法克制住。本来玩游戏是件很愉快的事情,但一下机就遭到狂风暴雨般的语言打击,这放谁也不开心。这就叫“好人没有做到底,佛陀没有送到西”。既然下机更不开心,那不如就在电脑上赖着了,反正大不了也就是被一说!
另外,我们家长需要明白的是,玩电脑,特别是玩游戏,是一件相当耗费精力的事情,不但要在电脑前一坐那么长时间保持几乎同一个姿势,还要高度集中注意力——这种集中程度往往要比看演出所需要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还要高:不断点击鼠标,敲击键盘,情绪要随着剧情、级别的发展和提高不断起落,从而到游戏结束的时候,尤其是半个小时以上的游戏结束的时候,孩子已经是很累了。这个时候家长往往想的是“你都玩了这么长时间的游戏了,赶紧学习去/赶紧来吃饭”,而事实上这个时候孩子最好是什么也别干,躺着休息休息——他累呀!这就好比他刚刚踢完半场足球比赛,你说要不要休息?让孩子充分休息,然后再去做别的,这样才合理。
我们家长对此的误解在于,我们总觉得玩游戏“对学习有害”,所以我们对孩子的期待是,游戏结束了,还不赶紧学习!把游戏对于学习的损害赶紧补回来。这其实是没有道理的。这等于让孩子从一场战斗中退下来之后立刻投入另一场战斗,不把孩子累瘫了才怪。我们这样的要求,必定会导致孩子的反感,久而久之,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。
孩子玩电脑结束后,往往仍沉浸在游戏的兴奋状态之中,而且想把自己的成就——很多游戏就是靠这个吸引孩子——告诉他能找到的每一个人,只要这个人愿意听。每个人都需要倾听者,这个时候我一般就笑眯眯看着儿子,听他讲他在游戏里造出了什么船,占领了什么地方。说说又不危害谁,只管说!不要试图让他闭嘴,想说话的时候有人让你闭嘴,你会开心吗?总之,让孩子把这种兴奋宣泄出来,不然要憋坏的。我们考虑问题的角度,必须也只能是从孩子的感受出发,如果只从自己的喜欢与厌恶出发,那是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的,而且这种伤害很可能还无法弥补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原创不易,期待打赏。感谢你们,亲爱的朋友!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lfytcs.cn/5774.html 转载需授权!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